一、因勢利導(dǎo)之
正骨也然,硬手硬推,雖可復(fù)正,但非精妙之道。精妙之道在順其勢也。其妙在動則活,靜則死,動則有隙可生,貴在動中求正,順其勢,輕輕一推,則正矣。理筋也然,動則筋聚,靜則筋散,隨其情,順其勢而動,順其走勢順勢或挑或理或拔,則筋易平復(fù)。
二、正骨之道全在理通
理通則手中*自生。心中理不通,則下手茫茫然。心中理通,則應(yīng)手湊效。只不過手笨手巧之不同。多練多用則手中巧自生焉。此皆外形。非其關(guān)竅。關(guān)竅則在理法。同一手法,心中理明一層,則手法*增一層。故*在心而不在形。
心不通,多揣摩,理不通,訪高手。故手中須臾之功,全在平日之日積月累。王道無近功,正骨亦然。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正骨之道,雖以理法為先。然手法亦不可缺。手法即利器。利器在手,自能事半而功倍。
而民間傳承之手法與方藥。經(jīng)數(shù)代乃至數(shù)十代心口相傳。集數(shù)代人之精思秘驗。其技之巧,其效之神,實令人嘆為觀止。雖理則同一而法之精妙神效則非僅通其理者所能望其脊項也。得之則有樂由心生,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之感。嘆其法之簡,之妙。正所謂大巧若拙。絕技在民間,能得其技則知此言非虛。
四、任他說法千萬,不外筋出槽骨錯縫六字
過去對正骨之理解,甚為淺顯。往往偏執(zhí)于一方。聞得某某理論,亦人云亦云。反阿是穴,宣氏軟傷理論,聚焦說,多處卡壓說,激發(fā)點說,筋縮說,等等不一而足。聽之總覺有理,用之也覺有效,然不能融通。心中覺零零散散,茫茫然,不知何求。
而今方悟得,過去所學(xué)之理,皆為管窺之見,任他說法千萬,不外筋出槽骨錯縫六字。此六字乃一本貫萬殊之理。真正是千金不換之訣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