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腰間盤突出癥,是髓核突破纖維環后,髓核和纖維環壓迫神經根或者硬膜囊而引起相應癥狀的疾病,若髓核從纖維環后方突出壓迫硬膜囊成為*型腰椎間盤突出癥,下面蘭州中醫正骨培訓班介紹一種*性高的診治方法。
患者坐姿助手一人以雙膝夾住患者兩膝,兩手分別按住患者兩側髂前上棘,固定患者骨盆令其勿動,醫者立于其后左手拉住右手腕,右手推著左肩后部,囑其后仰三倒四十度,腰部盡量放松,并向左旋轉至*大限度,迅速旋轉 ,小關節復位,發出彈響,然后相反方向再來一遍。
患者仰臥于硬板床上,患者雙側屈髖屈膝,臀部稍離開床面,使腰椎處于屈曲位,醫者屈屈左肘關節以前臂按于患者脛骨結節下緣,右手拖住患者臀部,然后左前臂用力按壓,右手托起,使患者在床上做滾動,反復多次 ,至少十次,如果醫者力量較小時,可用胸部靠近左前臂,使用胸部力量進行按壓,有時也可聽到彈響聲音,在骶尾關節旁開一厘米處,腓骨小頭后下緣三處為壓痛*敏感點,在此處拇指彈撥,能起到很好止痛效果。正骨*腰椎管狹窄要求高技術性強,手法要均勻有力持久滲透及靈巧要以巧取勝,切忌粗暴。
點腎俞,環跳,承扶,殷門,委中,承山,昆侖,風市,陽陵泉,每穴四十五秒,病人俯臥雙手掌心朝下,屈肘貼放于頭側,我們立于患者身旁,病人用雙上肢把上身向床上放撐起,同時屈髖屈膝,使臀部落于腳跟上,頭胸部貼于床面,雙上肢伸直,使脊柱處于充分拉伸后伸位,醫者雙手拍擊突出椎間盤部二十次,并用雙手拇指按壓相應椎體兩側兩分鐘,再囑病人俯臥位給以放松,此病髓核后突與腰椎腰曲變直使椎間盤應力改變有關,在正常狀態下,椎間隙前寬后窄,椎間盤也呈前厚后薄的狀態,其應力均勻分布,由于外傷或勞損改變了椎間盤應力分布,使髓核在肺內壓力的作用下,突破后纖維環壓迫硬膜囊,及神經根產生癥狀。傳統斜板法可使髓核向旁側突出從而出現新癥狀,此法對于*型腰椎間盤突出癥也有較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