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的中醫正骨療法以不開刀、不吃藥、康復快、花錢少的特色,診治骨折、關節脫臼等骨傷疾病,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它是*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正骨是中醫診治骨折、關節脫位等運動系統疾病的一種診治方法。
醫生通過拔伸、復位、對正、按摩等手法,*后用小夾板外固定,診治病人的骨傷疾病。正骨術中的小夾板固定屬于**,其后被許多*效仿。
中醫正骨術堪稱*傳統醫學對*醫學的偉大貢獻之早在周代,在醫療分工上已有專人掌管骨科疾病的診治,秦漢時期形成基本理論和技術,世代傳承,如《肘后備急方》、《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千金要方》、《醫宗金鑒》中有大量記載。
中醫正骨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完整的診治原則及方法,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
中醫這些簡便實用且成本低的療法在長期的醫療實踐活動中為中華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斷傳承發展。其中有些有文獻記載,有些只在民間口耳相傳得以延續然而,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目前不少醫院、甚至中醫院已基本放棄了這一療法,正宗的正骨術只在*不到十家醫院中傳承著。因此,中醫正骨療法的傳承陷入困境,舉步維艱。
雖然中醫正骨有自己的價格等優勢,但中醫在付出更大勞動量的同時,還要承擔更多的風險,因此,不少中醫醫生都拋棄了正骨術;而多數患者也往往要求手術診治。這使得中醫正骨療法遭遇冷落,這一療法甚至面臨失傳。
對于診治一般性骨折,使用中醫正骨手法復位、夾板固定費用在150元左右,加上中醫*化淤接骨續筋以及功能康復的膏藥、熏洗等*多2000元左右,而使用西醫診治用鋼板固定,手術費用至少要1萬元。
因此不少中醫都拋棄了正骨術,而積極向患者推薦診治費用高的西醫手術診治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