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痛癥的思考
中醫除了少數專做內科的診所,疼痛-包括酸、痛、麻的處理,占了中醫診所將近一半的業務。這群病患也是西醫及復健診所未能有效處理,流出到中醫的一群。這里定義的「常見」,大約是手腕、肘、肩、頭、腰、足、呼吸悶胸痛等可清楚指出部位的疼痛,不包括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疼痛,如癌癥、盲腸炎等。近年來有些內科疾病,西醫師亦建議推拿*,尤其目前整脊術的流行,對頭痛、經痛、腰痛等,部分醫師亦建議整脊。
2、法從手出 醫宗金鑒 正骨手法
蓋一身之骨體,既非一致,而十二經筋之羅列序屬,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體相,識其部位,一旦臨證,機觸于外,巧生于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手法者,正骨之首務……當先揉筋,令其和軟,再按其骨,徐徐合縫,背膂始直。
3、提升*的關鍵
手法的*靠的是手法本身,在手法運用上尤其強調輕柔和緩,使患者在并不感到痛苦的情況下即獲得癥狀的*或痊愈。輕,主要指動作要輕,不用暴力手法同樣能達到*的目的,使患者在心理上宜于接受;巧,巧妙,一方面是指手法運用的技巧,另一方面是指用“巧勁”;柔和,是手法用力要柔和,不能粗暴、生硬,強調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