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正骨手法【診斷要點】:
1.無明顯誘因下的腰背酸脹疼痛,好發于20-30歲男性。
2.下腰、臀、髖部疼痛,活動受限,晨僵,休息或遇熱則緩。
3.脊柱僵硬及姿勢改變,骶髂關節壓痛,胸廓活動度減少,骨盆分離、擠壓試床邊試驗,晚期脊柱自下而上發生強直,胸廓硬變,駝背畸形。
4.X線檢查:骶髂關節X線片是診斷本病的主要依據之一,可見有骶髂關節炎壞、硬化、關節間隙改變(變窄甚至消失):病情發展到中晚期則在脊柱X線片上可見有竹節樣:90%以上患者有HLA-B27陽性,早期80%的患者紅細胞沉降率增快,血常規檢查血清C反應蛋白升高,血色素降低。
強直性脊柱炎正骨手法【*原則】溫經通絡,滑利椎骨。
強直性脊柱炎正骨手法【常用穴位】脾俞、胃俞、腎俞、膏盲、命門、八謬、環跳、足三里、陽陵穴、絕骨、膻中等穴,以及背部、骶部、髖關節。
強直性脊柱炎正骨手法【常用手法】撥法、按法、揉法、攘法、振顫法、搖法、擦法、腰部后伸牽拉法。
強直性脊柱炎正骨手法【操作方法】:
1.理筋手法 患者取俯臥位,兩腿伸直,肢體放松,胸腹部視病情墊枕,在胸腰椎兩側膀胱經行攘法*3- 5分鐘;結合輕柔的揉、按諸法施于胸腰背部肌筋,由上而下,重點胸腰椎兩側夾脊穴及壓痛點,交替操作1-2分鐘,在壓痛點或肌痙攣處施以拇指撥法,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充分放松肌肉。
2.理傷手法 患者取俯臥位,視病情可腹部墊軟枕,囑患者雙手握床沿,助手握其雙踝部,行縱向對抗牽引,施術者立于患者一側,雙手重疊掌根置于腰胸部棘突上,自上而下施行振顫手法。
3.俯臥位搖腰法 施術者一手按壓其腰部,另一手從其雙膝關節下穿過,手掌扶膝上方,上臂托膝下方,用肘關將患者下肢鎖住在伸直位,然后將下起,兩手協調施力,在腰部后伸狀;緩緩做腰部環形搖轉運動。
4.結束手法 患者取俯臥位,胸腰部沿骶棘肌走向施行掌平推法,結合堂揉法和按法,自上而下,由下而上,來回操作,兩側交替進行,約5分鐘,再用直擦法擦胸腰背部兩側膀胱經與督脈經,橫擦法擦腰骶部,透抽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