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正骨歷來就是中醫的一項很讓人羨慕的技術,很早童年就對民間的正骨師有深深的敬意,那時候有小伙伴玩耍,胳臂腿腳脫臼甚至下巴“掉了”都會尋找附近會正骨的高手給正過來,真是非常崇拜!不但會正骨還會“接骨”,就是小伙伴摔折了胳臂、手,他也可以給對正接上,然后打上夾板,慢慢長上。正骨手法在骨傷科尤其是中醫骨傷*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集手法、夾板、中藥、功能鍛煉等為一體,主治四肢及其他部位筋骨損傷、關節脫臼等,方法簡便,*顯著。
正骨——從字面上來看要“正”的是“骨”,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一般指的是“脊椎骨”。
正骨溯源:
1.懸吊復位法
元危季林《世醫得效方》指出骨折,脫位“需用法整頓歸元” *創立由懸吊復位法*脊柱骨折。
2. 宮廷正骨
宮廷正骨是中醫正骨的一個學術流派,源于清朝,是清朝上駟院綽班處(負責醫治宮廷內各類跌打損傷的機構)特有的,直屬于內務府,專門為皇家*,所以這里的正骨也就被稱作宮廷正骨.宮廷正骨傳承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宮廷正骨的來歷在清朝,雖然滿族是皇族,但其早年一直受到蒙古族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的影響,在處理和*骨折筋傷方面具有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
3. 手法定義
手法是指醫者用指、掌、腕及臂的勁力
結合自身功力輔以器械,辯癥運用各種技巧
作用于筋骨、經絡、穴位由表入里
從而達到復位、舒筋、活絡、祛病強身效果的一種*方法。
4. 傷科八法
醫宗金鑒 正骨心法要旨
*把 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返回頂部